消失的中國城台南曾有的繁華指標 | 公私立國民中學網
2020年3月6日—中國城建於1983年,正值曾任國民大會議長蘇南成執政台南市時期,綽號「大頭仔市長」的他,祭出鐵腕,開闢拓寬台南市中西區、北區諸多舊城區 ...
2020/3/6 09:18(3/6 10:58 更新)
毒瘤變星鑽專題1(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6日電)中國城,台南青壯一輩只知道這座建築是治安毒瘤,就像是巨獸張著大口盤踞在中西區中正路末端,但對年過50的中老年人來說,這裡是台南1980年代繁華的指標,也是時尚的起點。
中國城建於1983年,正值曾任國民大會議長蘇南成執政台南市時期,綽號「大頭仔市長」的他,祭出鐵腕,開闢拓寬台南市中西區、北區諸多舊城區道路,中國城是他在府城的豐功偉業之一,當時市府整治淤積的台南運河「盲段」,填平後建了這座面積1.54公頃的巨大建築,成為綜合商業大樓。
這座擁有中國傳統建築外觀的商城,讓府城人首次見識有別於當時在中西區民族路、公園路口遠東百貨之外不同風格的地下街商區,更帶動了當地中正商圈的發展,也使西門路和中正路口曾持續蟬聯多年的「台南地王」。
1980年代的中正商圈,涵蓋海安路「沙卡里巴」、國華街、康樂街,中正路、中國城的落成啟用,更讓中正商圈成為台南唯一炙手可熱的時尚區,在麥當勞才剛準備進軍台灣時,中正路就有規模龐大的「香斯麥」速食店,且採24小時營業,更遑論周遭的千大百貨、王冠百貨、年輕貴族、成衣商場、王后戲院、王子戲院等。
看在台南人的眼中,中國城就像台北信義區101大樓般的存在,走進這座地下2樓,地上最高11樓的商業建築,環狀透明的天花板,可看到戶外的藍天,室內還有戲院、遊戲場、「冰宮」等,全是當時最時尚的玩意兒,年輕人多泡中國城和中正路上,完全不會膩。
繁華腳步不停留,就這樣匆匆走過10多個年頭,直到前台南市長施治明決定開發引起諸多爭議及官司的海安路地下街工程,這個斥資數百億元的工程,截斷人潮,滿天塵土、巨大工程坑洞及重大機具機械聲,砍斷中正商圈的連結,店家開始出走,堅持留下來的攤商,無法抗拒公權力,只得接受市府安排,終至煙消雲散。
中國城的沒落就這樣起了頭,一發不可收拾,海安路地下街工程未帶來預期的繁榮,反...